行业动态

移动互联网“抢滩”图书馆年会展览会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2-04

          满眼的二维码、电子触摸屏,印有移动客户端广告的易拉宝、宣传单……这不是一场互联网行业的展会,而是10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201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展览会。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获取相关古籍的介绍;下载个客户端,就可以把电子屏上推荐的电子书带回家;订阅个图书馆的账号,微信上也可以续借图书。在又一波科技浪潮来袭的大环境下,国家数字图书馆、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及超星、中文在线等数字出版公司都纷纷转战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终端领域,推出手机客户端或电子书借阅机等。

    从单一面向PC到随手可阅终端丰富的数字图书馆新业态,科技带来的便捷和新鲜体验自不必说,但电子书与纸质图书之间的优劣之辩,新技术在传统图书馆中的定位之惑,仍在争议中。

    各方观点

    魏大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世界数字图书馆执委、国际图联信息技术委员会常委):科技对图书馆有挑战也有促进

    当前人们获取信息和阅读的方式呈现多渠道、移动化、社交化、碎片化、浅层化的新特点,数字阅读日益普及。这对于图书馆开展基于全媒体、多终端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应用新技术速度加快,信息资源从纸质向数字形式转变,数字资源在馆藏中的比例不断提升、规模总量急剧增长,图书馆的服务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图书馆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后,到馆阅读的传统方式正在向网络访问转变。未来图书馆将通过与传统图书馆进行全流程业务整合,包括馆藏统筹建设、资源揭示、服务统一提供和技术应用整合,实现实体文献与数字文献资源之间的无缝连接,到馆服务与网络服务的互补,而且打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建设跨行业、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杜嘉(中文在线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用科技筑造身边的图书馆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出版是大趋势,人们使用手机、电脑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机会在增加,图书馆必然要从过去以纸质书为主转变到大量以数字图书来储存图书期刊。

    其实,借助数字技术,现在的图书馆完全可以走出实体的大楼,走进百姓人家。比如,我们的“书香中国”互联网数字图书馆开放以后里面有海量的数字图书、有声图书甚至视频,只要能够上网,用户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任何终端都可以访问,不一定非要实地去图书馆。还比如,今年我们推出的云屏数字借阅机,让云端的海量数字资源能够通过终端展示在用户面前,到时候,社区、地铁、火车站、银行处处都可以是图书馆。

    对于实体图书馆来说,这种云屏借阅机成本低、资源丰富,维护费用少,用户可以无限次下载,还能增加读者的粘性,相当实用,年会才举办两天时间就已经订出去几十台。由此可见,在当下,科技不仅成为图书馆的补充,更成为一种延伸和放大。

    李岩(第二书房创始人、阅读推广人):电子书和纸质书,正如方便面与正餐的关系

    诚然,科技产品可以让图书馆的运维和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但这个尺度要有所把握,不能让科技味儿冲淡了图书馆里的书香。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到图书馆是为了回归阅读本身。事实上,正是因为缺少阅读的空间和时间,人们才退而求其次,使用移动终端阅读电子书。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阅读的空间,更应精心营造阅读的氛围,而非倡导用各种电子屏的阅读代替纸质书的阅读。

    电子书和纸质书,正如方便面与正餐的关系,方便面便于携带,偶尔吃吃无妨,吃多了则有碍身心健康。尤其是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更应该少使用这些科技手段,避免养成不良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绝不是让科技取代文化,更不是科技搞了易容术,披上文化的外衣。希望大家能够在图书馆里多邂逅伟大的精神和灵魂,而不是被各种花里胡哨的屏幕所吸引。

    吴嫦霞(出版编辑、阅读爱好者):阅读电子书或可解决图书馆借书难题

    科技改变生活是大势所趋,图书馆应当积极面对,不应该拒绝科技带来的便利。我个人觉得,图书馆使用新技术是好事。在上海,虽然图书馆比较多,但仍然感到借书很困难,有许多书在网上查得到,到馆里却说没有,可能是已经下架进入仓库,还有一些新书或好书总处于在借状态,供不应求。这也跟图书馆的体制机制有关,一方面新书采购有滞后性,而且不一定适应读者需求;另一方面,社区的图书馆和其他有效补充还是不足。假如图书馆能够提供电子书,至少能很好地解决这种供需矛盾。与此同时,我也担心,图书馆有没有经费来采购这些设备,或者数量上能否满足读者需求,要是每次都排长队,恐怕也很麻烦。

    不过,电子书的阅读体验确实不如纸质书,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还是会选择纸质书。我做过实验,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阅读,很难专注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即使阅读电子书,我也更愿意使用Kindle这样的专业阅读设备。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