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对话:出版文化与文化出版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4-14

      王亚民(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故宫出版社社长)

      伍旭升(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

      伍旭升:您不仅是出版方面的管理专家,而且还是文化传承方面的大家。 可以说文化出版方面的传承工程不少是从您这边先做起来的,到了故宫以后,您把出版社和故宫博物院的资源完全打通了。近几年,国家非常强调文化传承,而文化 传承的一些模式,其实,您这边也较早开始探索,很多文化传承工程是开先河的。我想请您谈谈对文化出版方面的认识,其中包括出版理念、文化积淀以及哲学思想 等方面。

      王亚民:我离开“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以后,在河北出版集团搞一些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和实际的出版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它 不是你亲自来做出版,而是通过别人来做,这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受方方面面的制约。我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做出版,对出版的感情是比较深的。我自己认为, 我对出版是有一种感情的,对文化是有一点感觉的。客观地说,我在河北出版集团20年,之后对出版开始有点淡出,因为对文物比较感兴趣,正好有机会就来到了 故宫。到了故宫以后,有一点可以肯定,故宫这个平台和资源,对于一个搞出版和文化的人来说是有用武之地的。而且在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出版人,如果故宫出版 搞不好,对天不好交代,对地不好交代,对我们的读者也不好交代。

      故宫是人类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的,故宫的整个资源应该向社 会开放。故宫出版社的眼界应该以故宫为中心,向全世界投注。近几年,故宫出版社策划的重大项目积极与其他机构合作,共襄盛举。如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政府 合作出版《米芾书法全集》;与安徽时代出版集团合作出版《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编》《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与浙江绍兴市政府合作出版《徐渭 书法全集》;与江苏言恭达基金会合作出版《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全集》;与江西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彩图版《石渠宝笈》。这些对外合作出版战略,迅速扩大了故宫出 版的社会影响力。

      伍旭升:您说得非常好,我读了您之前的一些文章颇有感触。您到故宫来,是能真正实现您的文化理想和出版情怀的。实际上 您现在所做的是文化出版。出版文化和文化出版,出版家和文化出版家,境界一个比一个高。现在您在故宫所做的就是文化出版,而文化出版又不仅仅是出版的概 念,所以我想请您通过自己的心路历程谈谈对文化出版本质的认识,以及对文化出版和出版文化方面的认知、感悟和其间的辩证关系。

      王亚民: 您刚才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个人觉得,出版文化和文化出版是两个概念,很多出版人除了会考虑到一些社会价值的东西,考虑得更多的是眼前利益。比如,看出 版的图书能赚多少钱。这也无可厚非,尤其是搞出版管理的人,更需要这些因素,否则很难带领自己的团队前进,但只看到这些远远不够。

      说到 文化出版,我们故宫的出版不仅仅是故宫的事情,而是一个国家的事情,我们要把故宫出版放到一个国家的高度,这样才能使故宫出版文化价值放大。其实这与一个 人所处的环境、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我在河北的时候,作为一个出版人,通过出版媒介把文化传播出去,作为一个地方出版社,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不容易 了。但到了故宫以后就不一样了,故宫是世界文化的遗产,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建筑群之一。故宫的珍贵文物数量庞大,在3000多家博物馆当中,上等 次的文物,比如国家一二三等级的文物,故宫就占到了42%,将近半壁江山。拥有这样的平台,拥有这样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出版人,如果仅仅做出版文化是远 远不够的,而应该通过对故宫文化的挖掘,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挖掘,把故宫的传统文化介绍出去,传播出去,在国人的心目中,在世界出版人的心目中形成一种影 响,因为故宫的出版就是国家级的,就应该代表中国的水准。

      前一段时间,我们与法国的卢浮宫合作。法国人的审美设计标准在世界上都是一流 的,很严格,也很严谨。法国出版艺术所总设计师带队前来参观,同时要出版我们故宫午门展览的图册。我们在“故宫文化体验中心”的图书和产品,他们看了很震 惊,没想到水平这么高。故宫的出版物,就要代表我们国家的水准,通过出版物的形式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出来。在故宫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还是有点不一样, 那就是对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还是要有一种使命、一种担当。

      就我个人的体会,单单文化积累或出版事业本身空间广阔得很,大有可为。文化 积累,传承是出版社发展的基础、前提,不能割裂这一点片面追求发展。对故宫出版来说,我觉得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一定的资金,抓住机遇,多出一些在出版 界有震撼力的工程,多做一些对历史有“终结意义”的事情,通过修炼“内力”、聚敛“实力”,赢得与世界级出版社对话的资格。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出版物是有 形的载体,其价值要靠载体流传;能不能流传则取决于载体内容价值多寡、优劣。内容价值小,甚至低劣,载体再精美、先进,也不可能流传后世。这是有形与无形 的辩证法。有的人关心的是用钱去赚更多的钱,而出的书在历史上却无声无息,这是一种悲哀,也是对出版使命的亵渎。我们追求的是用更多的资金去做更多历史上 “独一无二”的事情。国际级出版社往往有三条衡量标准:一是看有没有大百科全书;二是有没有大型艺术、美术图集;三是有没有名人名家全集。虽然这三条并不 适于所有出版社,但至少像故宫出版社这样的出版单位,要成为世界名社,需树起他人难以企及的标志性出版工程。这是一种“格”,一种浑厚的“内力”——而不 单纯是经济实力。

      伍旭升:可以说多年前您就是一个出版方面的专家,我们现在讲出版改革,其实也在讲文化出版,但实际上现在出版改革有很 多已经偏向商业出版。出版文化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出版家即是企业家,所以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我的感受是,如今已经削弱了文化出版。您到故宫之后,作为一个 文化出版家,我想听听您对出版家和文化出版家之间差异的感悟和看法。

      王亚民:出版文化既是传播和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媒介,又是发展人类 文化的必要条件。出版书籍,正是出版文化的直接标志。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东西都成为过眼烟云。与其他形态相比,出版这一文化形态具有传承性,出版的 书可以流传后世几十年、上百年乃至上千年,有一种永恒的价值。但是,可以流传,并不意味拥有历史生命。绝大多数出版物是没有历史生命昙花一现的“僵尸”。 怎么才能获得出版物的历史生命?我觉得至少有两点:一是不可企及。就是你出版的图书,从内容到形式,要达到历史上最极致的水平,在历史和同时代树起了一个 经得起检验的标杆;二是不可重复。比如,用纸介质这种形式推出当代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力作,在当代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同时代人不能企及。今后也许不会再 有这样的机遇和氛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再用同样的载体去表现,这就是不可重复。因此,我们的出版理念最终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营造一种精神去 追求最具“历史生命”的力作。

      伍旭升:故宫出版社探索把出版的形式与文化的内容以及文创相互融合,故宫的文化出版与故宫资源已经融通了。请您谈谈相关文化资源嫁接的关系或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亚民: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故宫也很重视,文创即是和出版一样,承担着一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积累和传播的任务。而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故宫怎 样进行资源整合,怎样使得故宫的文化创意具有故宫的元素性、创意性和故事性,这是故宫文创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大家一说到文创,必然想到台北故宫,都说搞得 好。客观地说,我们搞文创,要发挥北京故宫的文化资源,把文化事业做得更好。台北故宫有些方面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但并不是不可超越。

      对于文化出版,我到故宫以后,比在地方上视野更宽阔一些。平台不一样,资源也不一样,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作为一个出版人,就有责任把故宫的文化与 资源更多地进行整合出版,使更多的人通过故宫的出版物,来认识故宫,认识咱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这个我觉得作为一个出版人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传统纸质出版是过去获得知识的通道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纸质出版可能会越来越夕阳西下。我在河北的时候也写过一篇文章——《电子书来了,传统出版 还能走多久?》,所以到了故宫以后,我就更加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结合故宫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还成立了一个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更好发挥文化创意的 空间。同时,我们还利用故宫的传统文化资源办了一个书画培训学校,把故宫传统文化价值发挥到最大,使出版与故宫的文化形成链条。比如设立故宫文化体验中 心,使得我们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百花齐放。再比如我们最近在创立一个“海棠依旧”项目,在故宫里面种上几百棵海棠树,游人可以到武大去看樱花,也可以到故 宫来赏海棠,这或许就是我对文化出版以及文化创意方面的一个理解。

      2008年,故宫出版社成立文化传播公司后开始文创产品研发,拓展自 身的产业链。以“天府永藏”“紫禁书院 ”“紫禁艺品”三个商标,先后推出了“五福五代堂 紫砂茗壶”、高仿真书画、 “御笔写经”等产品,受到了市场的 好评。同时还建立了“紫禁书院”故宫文化体验中心,集展示、接待、沙龙为一体,实现故宫文化的当代传播与社会性相融合,也促进了故宫出版的品牌传播。

      我在故宫虽然还抓其他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但是对于故宫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还是有情结的,对书籍的封面设计与内容形式总是亲自过问。对于设计我有自己的一 些看法,我认为设计以不设计为最好的设计,就像一个建筑空间一样,要让人感觉到舒服。设计要以自然为美,以简洁为美,和谐为美。出版的形式和内容要相互融 合统一。

      伍旭升:您现在其实做的就是文化运作,不仅仅是文化出版,把文化与文创、文化出版和出版文化完全整合了,把出版形式和文化内涵整体打通了,体现了大出版与小出版的相互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出版传媒网

分享到: